沈敏娟大使在蒙古主流媒体上撰文“回顾建交初心·中蒙砥砺前行”

2024-05-21 12:00

5月20日,沈敏娟大使在蒙古iToim.mn网站发表在日前“回顾建交初心·中蒙砥砺前行”研讨会上的讲话,全文如下:


回顾建交初心,中蒙砥砺前行


尊敬的各位来宾,

欢迎大家前来出席研讨会。70年前的此刻,13名从乌兰巴托骑行3000公里到达北京的蒙古小伙子,在参加了中国的五一庆祝活动之后,正在打点行装,准备次日启程回国。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蒙建交75周年、《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签署30周年。当年用自行车丈量的距离已缩短为不到两小时的航程,但中蒙建交之初的原则和精神始终是双边关系校准航向、行稳致远的指针。

回首过去,最大的启示莫过于相互尊重对方的重大核心利益。1949年10月16日,新中国成立半个月,中蒙即建立外交关系,蒙古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1960年周恩来总理访问蒙古,双方签署《中蒙友好互助条约》,明确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1994年的《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对此予以传承和强化。之后双边关系从“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发表或签署多份联合声明或公报,上述原则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中方赞赏蒙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方在台湾、涉藏、涉疆问题上的原则立场。1949年10月6日,蒙古政府在致电中方提出建交意愿的当天,即宣布与台当局断绝外交关系。1971年10月25日,蒙古与其他75国一道投下赞成票,推动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从政治、法律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台湾从来不是、今后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这是基本历史事实和国际社会共识。少数国家不断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是站在了国际社会的对立面、站在了国际正义的对立面。中方期待蒙方秉持正义,更加旗帜鲜明地支持中方。

解决边界划定问题是另一个重要事例。两国建交后本着平等互利、睦邻友好的精神就边界划定进行谈判,1962年签订边界条约,就全部边境线的划法达成一致。1984年,双方圆满完成首次边界联合检查。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双边关系仍处在困难时期,但我们守住了初心,彰显了互信,为两国关系复苏迈出重要一步。4700多公里的漫长边界线永远是中蒙和平友好的纽带。

历史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是同甘共苦、守望相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先后向蒙古派出2.7万多名援蒙工人,他们以高昂的热情和专业的技术,在蒙古各地建成5000多个大小工程,120多人为此长眠在了蒙古。他们一砖一瓦垒起的乌兰巴托饭店、百货大楼、和平桥等首都标志性建筑,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中蒙传统友谊的象征。五十年代末,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蒙方向中方送去马匹、牛羊肉、面粉和小麦,帮助中国人民渡过难关。正如蒙古诗人达木丁苏伦写道,“在戈壁滩上铺上道路,长城的大门已经敞开,两个善邻国家友好互助的伟大时代已经来临”。

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自发前来中国使馆致哀、捐款的蒙古朋友络绎不绝。蒙古诗人达希泽布格在歌曲《蒙古民众与您同心》中深情诉说:“朋友们,不会有孤独的苦难,你的痛苦我来分担”。

疫情期间,蒙古人民向中国人民送来3万只羊,社会各界捐出一日工资支持中方抗疫行动,武汉人民回赠青砖茶,“羊来茶往”成就了两国友好新的佳话。中方全力向蒙古提供疫苗等抗疫物资。

刚刚过去的严冬,蒙古遭受50年不遇冰雪灾害,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中国驻蒙使馆和在蒙企业捐钱捐物、扫雪开路、扶危救困,尽己所能支持蒙古人民战胜冰雪。2010年,蒙古冻灾雪灾给牧民造成巨大损失,中国率先动用军机提供紧急援助。

历史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是必须在变幻的国际风云中站稳脚跟。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蒙关系曾受中苏关系影响深陷低谷。这不仅让从事中蒙友好的人感到切肤之痛,更使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不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值得警惕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国家复辟冷战思维,操弄集团政治,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离间地区国家间关系。这对地区和平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坚决反对意识形态对立和阵营对抗,在纷繁复杂的时局中引领两国关系排除干扰,稳步发展。

展望未来,我愿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必须强化命运共同体意识。蒙古谚语讲,“邻里心灵相通、命运与共”。两国元首一致同意朝着共建和平共处、守望相助、合作共赢的两国命运共同体方向努力,这为双边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中方愿同蒙方一道,按照两国元首战略指引,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支持,深化战略互信,密切互利合作,尽快建立中蒙命运共同体。

第二,必须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蒙古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10年来,双方深入对接发展战略,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民生工程等方面取得可喜合作成果。双边贸易额由2013年的60亿美元增至去年近170亿美元,蒙古有了第一座交互式立交桥、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个现代化残疾儿童发展中心,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稳步推进。中方愿结合蒙方需求和意愿,进一步推动中蒙“一带一路”合作提质升级,在构建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等领域拓展新增长点,共享发展新机遇。

第三,必须维护两国和地区和平稳定。今年也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这一原则摒弃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有力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权益,应予传承发扬。当前,个别国家在本地区部署中导系统,把地区国家作为霸权工具,严重威胁地区国家安全,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中方愿同蒙方一道,丰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战略自主,反对霸权行径,坚持走共商共建共享的亚洲安全之路,坚定维护两国和平安全,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预祝正在举行的两国陆军首次营级规模联合训练顺利成功,深化两军互信合作,为地区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

各位来宾,70年前那13位蒙古小伙子沿着骆驼、牛车碾压出来的古丝绸之路骑行南下时,恐怕不会想到这条路如今已被两国人民用智慧和汗水铺成了合作与发展的康庄大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秉持建交初心,赓续传统友谊,以构建命运共同体为引领,以“一带一路”合作为平台,与时俱进,砥砺前行,开创两国关系更广阔前景,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