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中国驻蒙古使馆举办招待会,纪念援蒙工人抵达蒙古70周年。蒙古外交部、地方政府、前政要、友好团体以及在蒙中资企业、旅蒙华侨等100余人出席。正在蒙古访问的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代表团参加活动。
沈敏娟大使在致辞中表示,1955年5月8日,首批中国援蒙工人抵达乌兰巴托,此后2.7万余人来到蒙古与当地人民并肩奋斗,120余人长眠于此。他们的足迹踏遍蒙古18个省,建成850多项工程,也筑起中蒙人民心灵相通的桥梁。首批中国援蒙工人抵蒙70周年之际,双方就修建援蒙工人纪念陵园达成共识。这是对历史最庄严的铭记,对奉献者最深沉的缅怀。
沈大使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要求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面对变乱交织的外部环境,中方愿同蒙方一道,以命运共同体为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发扬援蒙工人精神,传承中蒙友谊,深化务实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蒙政府代表、外交部国务秘书孟和图世格表示,中国援蒙工人的故事在蒙古广为流传,他们为蒙古发展做出的贡献已载入史册。
蒙古前总统恩赫巴亚尔表示,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两国前辈为世界和平作出巨大牺牲。中国援蒙工人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
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史艺副司长、乌兰巴托市政府办公厅主任阿木格楞、那来哈区区长纳彦巴雅尔分别致辞,缅怀中国援蒙工人的事迹和精神,祝愿两国传统友谊历久弥坚。
旅蒙华侨和中资机构代表向退役军人事务部代表团捐赠援蒙工人历史资料。
活动现场播放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乌兰巴托制作室制作的纪录片《跨越世纪的情谊——中国对蒙援建纪实》宣传片。
88岁的摄影师桑吉米特布拍摄了和平桥1958年通车场景,功勋演员道尔吉纳木吉勒曾协助中国工人工作。他们回忆道,中国工人非常敬业、负责,当年的劳动场景至今记忆犹新。大家耳熟能详的和平桥、百货大楼、纳来哈公路、国家体育中心等工程,早已融入蒙古民众日常生活。
蒙多家主流媒体对纪念活动进行现场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