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出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及蒙古红十字会实施的蒙古气候变化适应性支持项目在乌兰巴托正式启动。沈敏娟大使出席项目启动仪式。
沈大使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三大全球倡议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理念、新倡议。在这些重要理论和倡议引领下,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坚定支持联合国发展事业,以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己任,专设40亿美元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迄已同20多个国际组织在基金框架内开展合作,在60多个发展中国家实施了160多个多边“小而美”民生项目,惠及3000多万民众。
沈大使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援外75周年。中国对外援助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起步,根本目的是促进友好、共同发展。蒙古作为中国重要邻国、“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是中国发展援助的重点方向。今天启动的项目是中方落实应对气候变化承诺、践行周边外交政策的一个生动体现。相信项目将成为气候变化适应性旗舰项目,提升蒙古民生福祉,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IFRC东亚地区代表处主任奥嘉、蒙古红十字会秘书长宝勒尔玛、紧急情况总局副局长乌兰其木格感谢中方对项目的大力支持,表示气候变化对蒙古造成严重影响,该项目聚焦提升蒙早期预警能力、牧民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并为蒙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将惠及约2万民众。
该项目是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在东北亚地区的首个气候变化适应性项目,也是基金在蒙古支持的第二个项目。首个向蒙方“提供森林消防器材、提升森林消防能力”项目已于今年初顺利完成。